Jun 26, 2023
8 mins read
24 views
8 mins read

王滬寧拼內需劉鶴露臉 經濟病急亂投醫?

王滬寧拼內需劉鶴露臉 經濟病急亂投醫?

去冬今春,中國經濟在結束動態清零政策後,復蘇的步伐遠不如預期樂觀。內外需不振、房產疲軟、地方債務爆雷、失業率高企等焦點問題,成了中共經濟心頭大患。儘管中共不斷採取各項金融和財政刺激手段,但效果甚微。

近日,綜合媒體報導,有兩則消息引發外界關注,一是中共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甯大喊拼內需。另一則消息則指稱,中共二十大、今年兩會大後裸退的原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突然露臉,被指仍在中國經濟議題上擁有高度話語權。

臭名昭著的中共政治化妝師王滬寧號稱中共的大腦,推崇極左思想與路線,突然高喊提振內需,而親市場的前中共經濟沙皇劉鶴神秘“復活”,中共這是唱的哪一出?或許實在是病急亂投醫,經濟窘困望門投止(意為逃難或困頓中,倉促求宿以求緩解)。

王滬寧統戰臺灣不利,大喊拼內需

據中共黨媒新華社、人民網6月20日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甯出席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代表調研協商座談時強調,“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重要論述,扎實開展重點考察調研和政黨協商,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王滬寧表示,要深刻認識恢復和擴大消費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的內在要求。

王滬寧為中共三朝國師,號稱中共最高級別的理論家,為江澤民炮製了三個代表,為胡錦濤捏造出科學發展觀。他的“新威權主義”理論頗受習近平青睞,他為習近平政權編造了一籮筐的紅色戰略理論與政治框架,並為習量身制定了“習思想”,將習近平擢升至和毛澤東一樣高的地位。

二十大後,王滬甯留任常委,出任政協主席,負責對台統戰,習近平希望他能搞出個新噱頭新名詞,替換被香港國安法砸鍋了的“一國兩制”。今年2月,就在其未上任政協主席之前,王滬寧在京會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喊話臺灣民眾參與“中國式現代化”,被臺灣作家王浩諷刺為“政治渣男”。

三年疫情疊加中共打壓,台資紛紛撤離大陸,今年5月下旬,中共舉辦統戰臺灣的“兩岸傳媒峰會”,宣示啟動兩岸疫大交流,企圖在將臺灣事務內政化的同時,吸引台資回流大陸,王滬寧摩拳擦掌,試圖斬獲新功,不料臺灣媒體反應冷淡,導致峰會規格大跌,王滬寧出師不利,碰了一鼻子灰,拒不出席峰會。

不僅台界商人和媒體對中共有了清醒的認識,就連大陸百姓也活明白了。6月上旬,人民網一則關於“擁護祖國統一的臺灣同胞將在臺灣真正當家作主”的官方宣傳下,大陸網友們紛紛貼上自拍的豎中指照片,既逃過了審查,又嘲諷和怒懟了中共的無恥宣傳,有網友統計關於中指的貼圖竟然有上萬條。中指革命顛覆了中共的愚蠢宣傳。

臺灣經濟部4月28日表示,臺灣近十年平均每年經濟增長3.2%,高於韓國的2.6%,2022年的人均GDP為3. 28萬美元,全球排名25位,其中台商回流本土注入了強有力的經濟動力。而中共2022年的人均GDP僅為1. 28萬美元,排名世界68位。臺灣醫療全民免費,而號稱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中共在近年來為了應對政府負債,不斷扣減職工醫保個人帳戶錢款,引發武漢等多個城市爆發白髮革命。

中共經濟下行不見底,內需久提不振,習近平在今年1月31日,新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就急喊要消費增長,指出擴大內需三要點“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 王滬寧此次高喊拼內需,意欲何為?為主子分憂,還是為自己統戰臺灣出師不捷而轉移焦點?

但有一點確認無疑,中共經濟拉跨了,5月經濟和金融資料顯示工業產出和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出現下滑,同時青年調查失業率攀到史無前例的20.8%高位。內外需、投資、房市股市持續疲軟。走向衰退已無懸念。

國衰民貧,何以解憂,還是劉鶴?

日前,多家港媒引述《南華早報》6月23日報導稱,中國前副總理劉鶴在今年3月中國領導層人事改組卸下所有職務後,仍參加中國政府有關經濟事務的內部會議,並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中國領導層高度評價劉鶴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另一消息人士說:“劉鶴被要求在中國國內經濟政策,以及如何在貿易和經濟議題上與美國打交道等關鍵問題提供意見。” 報導還稱,劉鶴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被認為是“無價的”(invaluable),尤其在北京制定應對美國的戰略,確定哪些領域應該進行合作,哪些領域應該進行反擊時。

已退隱的劉鶴真的有那麼大的影響力,捲土重來東山再起了嗎?

如果說王滬甯是習近平的政治化妝師,那麼劉鶴則是習近平的財經國師,中共媒體中的高頻詞“頂層設計”“底線思維”“新常態”“供給側”等等,劉鶴都是原創者。中共內部有一種戲說:王滬甯和劉鶴是寫稿子的,而習則是念稿子的。

《華爾街日報》曾刊文揭秘劉鶴原是習近平在101中學的同窗,因而獲得習信任。北京101中學為中共高幹子弟學校,紅二代搖籃。而劉鶴在上個世紀90年代兩次到過美國,一次是1992年1月至1993年1月期間,在美國薛頓賀爾大學工商學院做訪問學者,一次是在1994年7月,他再遠赴美國在哈佛大學約翰·F·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金融和貿易專業修讀公共管理碩士。這兩次赴美經歷和專業研修背景,讓劉鶴在日後處理中共經濟事務時具備了很好的國際視野,然而劉鶴在為習近平政權服務期間,這種親市場的偏好與習左傾轉向政策,頗顯不合節奏。

2023年1月,正值謝幕副總理一職前夕,劉鶴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強調了中共經濟發展的五點要素,其中包括“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全方位擴大改革開放”、“堅持依法治國”等,這與習近平打壓民企、政治站位、大搞集權、推行統一大市場、共同富裕、強化党管一切的經濟韜略與治國方針似乎背道而馳。

然而劉鶴到戰前的國際講話並沒有給中共帶來多少利好,反倒凸顯帝國經濟智囊與領導人之間的分歧,三年動態清零、閉關鎖國,一貫的戰狼外交和不斷的軍備擴展與武統風雲,讓國際社會不得不合力圍堵習近平領導下的紅色東方怪獸。

2022年,中共經濟GDP勉強達到3%,2023年1-5月除了期間短暫反彈外,各項經濟指標持續下滑,西方各大銀行紛紛下調2023年中國GDP增長預期。

據彭博社報導,6月以來,中共高級官員接連與商界領袖和經濟學者至少召開了六次會議,緊急磋商經濟熄火問題。習近平在6月上旬考察內蒙古時,罕見道出了“構建國內大循環”,保障“極端情況下國民經濟能夠正常運行”的中國經濟窘境。

6月16日,習近平在北京高調會見美國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打出“群眾路線”這張牌,特別強調美中關係基礎在民間,試圖向外資與外企伸出橄欖枝。6月19日,到訪德國的李強向外界緊急喊話,不發展就是最大的安全隱患,不合作是最大的風險。中共經濟在西方“去風險化”地緣政治戰略轉型與經濟框架重構中,正在失去昔日威風,而突顯困境重重。

中共從國進民退到國退民退、國衰民貧,印證了中國奇跡的破產,見證了中共經濟模式的破敗。

目前中美關係也處於歷史的冰點,美國主導下的科技脫鉤與半導體封鎖重創了中共創新經濟發展與軍工產業,台海問題已經成為美中摩擦不可調和的矛盾,美中貿易蜜月期一去不復返。美國主張的印太經濟框架正在發力,西方世界與中共漸行漸遠。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劉宛鑫說,劉鶴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以及他與其他國家關鍵決策者的聯繫,讓“劉鶴可以成為中國重建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西方國家經濟關係的資產”。

但劉鶴的斡旋能夠沖銷中共體制本身與世界民主大格局、普世價值相抵觸所帶來的負資產嗎?遠遠不能。

經濟進入衰退臨界點,中共無計可施

根據中國統計局資料,5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速僅2.4%,生產價格指數PPI當月同比下降3.7%,需求端仍然疲軟,5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82.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今年4月之前的15個月,貨幣投放增加40萬億,物價卻持續收縮,央行投放的錢在金融系內借信貸還舊賬,根本沒有進入消費市場,形成了流動性陷阱,惡性通縮徵兆強烈。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8.8%,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連續兩月位於榮枯線以下。

今年五一假期,2.74億人出遊,比2019年增長20%,但旅遊收入與2019年持平,意味著出遊的人平均消費額下降了20%。2023年的旅遊收入與2019年相比,下滑超過25%。意味著居民收入在下降,居民消費降級。6月的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減少5.9%,老百姓口袋實在沒錢了。

房市卻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一線城市房子有價無市。小城市房價如白菜價。據澎湃網報導,北京一男子丁樂(化名)花了10萬元在河南鶴壁購買了8套房子,其中一套僅1000元,消息傳出後有人質疑,業主丁樂回應質疑,隨即在網上曬出了房產證。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相關資料。就業方面,資料顯示5月,16-24歲調查失業率為20.8%。北京發展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員指出,官方就業標準低、農村戶籍人員不納入失業統計範圍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率等因素,導致中國實際年輕人失業人口資料失真,據他估計,中國年輕人失業人口約5000萬人。

經濟三駕馬車齊熄火,地方債務爆雷,失業率飆高,經濟進入通縮邊緣,一切信號都在表明中國經濟正在走向衰落的邊緣。

經濟無可救藥,中共高層已無計可施。

天下事